各縣市常見不同的路阻,讓輪椅族通行不便 【聯合晚報╱記者劉開元╱台北報導】

全台公共場所充斥許多路阻,讓許多老人、行動不便的輪椅族處處碰壁,雖然有交通學者認為路阻是「必要之惡」,但多個社福團體呼籲各縣市政府,應盡快拆除這些對銀髮族和輪椅族極度不友善的路阻。

北市決定4月前拆除

「台北市能,為什麼其他縣市不能? 」台灣障礙者權益促進會秘書長王幼玲表示,台北市已決定在今年4月前,拆除對行人不友善的路阻,她呼籲各縣市政府,要全面清查設置在公園、公共建物出入口、道路、學校周邊的各式路阻,特別是會阻擋較大型的電動輪椅或代步車的阻礙物,各縣市政府應分區分期全面拆除。

圖/聯合晚報提供

各縣市常見不同的路阻,讓輪椅族通行相當不便,身障朋友感嘆,「每次通過都好像在考駕照」。

記者王騰毅/攝影

王幼玲說,根據非正式統計,10個輪椅族有4個曾遭車輛撞擊,原因是部分人行道有路阻,使得輪椅族被迫走慢車道,與車爭道因而險象環生。她舉例,前年就有一對郭姓夫妻前往教會途中,在慢車道被機車騎士從後方追撞傷重不治;同年還有一名使用輪椅的邱姓婦人與看護遭機車追撞,看護受輕傷,邱婦卻不幸死亡。

前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副執行長林錦川也有親身經歷。他平日以電動輪椅代步,民國94年時行經台北忠孝橋,因橋面無斜坡道可上人行道,他被迫與車爭道,結果發生嚴重車禍,頭部緊急縫合數十針,住院三個月。

王幼玲表示,台北市人行道原設置約1萬3000支車阻防汽機車違停,北市無障礙環境推動委員會去年5月開會,認為公園、人行道出入口設車阻,對行人不友善,也讓娃娃車、輪椅族難以通行。北市府因此決議通道淨寬未達1.5公尺者須拆除車阻,全市12區分四階段完成,首波拆除萬華、中正及大同區,預計今年4月可拆除完成。

曾任台北市交通局長、現任淡江大學交通運輸系教授羅孝賢表示,車阻、路阻在交通設施屬「必要之惡」,作用在區隔人車,規範使用空間,但對於肢體或視覺障礙者卻成為「路障」,建議車阻設置時應注意避免成為通行障礙,甚至造成安全問題。

「行無礙」協會總幹事許朝富表示,路阻花費高卻無法有效阻隔汽機車,應早日拆除。

【2014/02/20 聯合晚報】http://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