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公告
顯示 1 - 5 篇文章 (共 5 篇)。
檢視更多 »
|
活動公告
轉知【活動訊息】「被同意住院」——保護?還是剝奪?
去台北看守所探視鄭捷的黃姓少年,被認為「有傷人之虞」,遭強制住院;政大搖搖哥,也在內湖女童割喉案之後,被認為有「有傷害他人或自己之虞」而遭到強制送醫。這兩起案件反映的只是公權力積極採取行動,保護市民安全以及維護精障者的健康而已嗎? 當我們惶恐地把所有「眼前所及的」精神病患者通通送進醫院時,是不是某個程度上,可能輕易地剝奪了他們的人身自由?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第14條明訂「禁止基於身心障礙的因素,或是非法、任意(有自傷或傷人之虞)剝奪身心障礙者的人身自由」 但是,《精神衛生法》第三十二條卻是允許這樣的情況發生的。 可是,我們似乎也無法完全摒棄「強制住院」的存在,否則,精神疾病的急性發病期,我們該如何是好?誰來支持照顧者?。 面對病人的「健康權」以及「人身自由」的選擇難題上,我們該怎麼拿捏分寸才不至於偏頗? 我們該怎麼處理兩者之間的矛盾、衝突? 讓我們先停下來,站在不同價值前的十字路口,一起來想辦法,開闢新道路…… 時間:2016年8月23日(二) 18:30-21:00 報名網址:https://goo.gl/forms/Nm0v3F4emAY4FeLa2 主持:黃嵩立教授 主辦單位:
資料來源: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臉書 |
【活動訊息】「從障礙者參與文化,到看見障礙文化」文化平權國際研討會
前言早期台灣在艱困的環境中,培育出許多知名的障礙藝術、文學、創作家,如:楊恩典、劉俠、謝崑山等傑出的障礙者。文薈獎的舉辦也激發許多障礙者投入創作的世界中。創作的呈現出作者的身心靈的狀態,障礙者的作品讓社會有著許多的讚嘆及珍惜生命的典範。「殘而不廢」往往也成為社會大眾,對於障礙創作者的評價。這意味著,作品呈現出迎合主流風格、美感的樣態,有著「去除障礙」的心態,忽略了障礙經歷,獨特的生命價值的展現。 障礙者通常被排除在通俗認定的美感、主流的文化脈落之外。透過障礙者共同的生活經驗及生活方式,形成群體的認同,才可能發展出障礙者文化,在不同的身體裡建立自我欣賞的集體意識,發展跟障礙經驗相關的文化、展演、藝術或美學。在歐美等先進國家都發展出相當的成果。在台灣有著豐富且多元族群文化。如:原住民文化、客家文化等。台灣的障礙文化呢?該如何開始、推廣及互動,我們應積極的跨出第一步。 透過研討會的方式,邀集國內、外各障礙文化工作者及文化界人士,共同討論國際障礙文化的發展,身心障礙權益公約該如何協助文化發展之落實,更進一步從參與權的角度,鼓勵障礙者勇於從事文化活動。從研討會中,期待文化藝術、人文教育、展演工作等,相關局處、機關團體、藝文團隊,產、官、學、障各界共同了解、激盪創意,達到促進我國障礙文化的發展。近年來國內文創產業蓬勃發展,文創產業同時吸引了許多年輕人的加入。藉由障礙文化的推動,未來有助於障礙者創新職種與機會發展的建立。並培育新世代障礙者從創意中,展現自我、增加自信、接納障礙,提升障礙者在社會生存之尊嚴,並從作品的發表引發新的生命教育,找到障礙倡議及培力運動的另一種形式。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台灣障礙者權益促進會 ▲致詞來賓:文化部政務次長、AIT、Judith Heumann ▲參與對象:計120人。
報名表下載
聯 絡 人:許小姐 |
【活動訊息】2017「從障礙者自主,看自立生活與個人協助」- 回應CRPD國際研討會暨工作坊
依據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第19條,個人協助是障礙者自立生活與社區融入的重要條件。個人助理(personal assistant)是針對障礙者提供個人協助(personal assistance, PA),目的在促進障礙者自立生活與社區融入,能夠積極參與社會。而個人服務也成為各先進國家障礙者自立生活運動的重要里程碑,包括歐盟、北美及東亞的日本等國。在台灣,個人助理(簡稱個助)於2012年納入「身心障礙者個人照顧服務辦法」的相關條文,法定各地方政府有責任提供障礙者自立生活支持服務。然而,在實務執行上,卻面臨各種不同困境。在使用面上,障礙者可能面臨個助時數不足、自費負擔重、居服無法滿足需求、居服時數不能轉換到個助使用、個助人力不穩定等情形;而執行面上,服務提供者對於自立生活與個助服務內涵概念不清楚、缺乏整體規劃且無固定預算支持等,使得現況和原先理念出現落差。
有鑑於此,在本次的研討會和工作坊中,我們邀請障礙者和個人助理來分享自身的經驗,期待讓參與者瞭解實際服務的現況與困境;此外,我們也邀請日本及瑞典的障礙者權利專家來分享自立生活的意涵以及國外在個人助理的運作。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工作坊乃由曾擔任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委員的瑞典講師「阿道夫•拉茲卡博士 (Dr. Adolf Ratzka)」精心設計,除了將針對他多年在聯合國審查各國國家報告的經驗及觀察各政府在推動障礙者自立生活上所遭遇到的困難點,提出有效率的解決方法與建議,更重要的是,他將帶領個人協助的工作坊,協助我們更瞭解個人協助的意涵以及操作面。
透過此次活動,期望促使國內障礙者、家人、服務工作者及政策制定者,了解障礙者自立生活相關政策服務的現況,提供一個對自立生活與個人協助/助理認知促進及溝通意見、經驗分享的平台,解決目前各縣市執行自立生活支持服務、個人助理服務的困境,尤其對個人助理與自立生活概念不清楚的澄清,並針對個人協助/個人助理服務的意涵和執行有更深入的討論和理解,以符合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之基本原則,支持障礙公民與一般公民一樣,平等權利自主生活、有尊嚴生活在社區。
■會議日期:2017年11月4日(週六)、11月5日(週日) ■地點:台北市大安區公所 10樓集會堂(臺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2段86號)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台灣障礙者權益促進會、社團法人台北市新活力自立生活協會、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暨研究中心 ■協辦單位:台中市喜樂心自立生活協會、嘉義市新世界自立生活協會、台南市夢城自立生活協會、高雄市向陽自立生活協會、花蓮縣自立生活協會、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臺灣社區居住與獨立生活聯盟、多扶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指導單位:科技部、台北市社會局、衛生福利部 ■邀請國際講師 1、日本:Prof. Nagase Osamu(日本京都立命館大學衣笠総合研究機構特聘研究教授、國際融合組織亞太區代表、今年 CRPD國家報告書國際審查委員會 主席) 2、瑞典:Dr. Adolf Ratzka(曾任聯合國身心障礙權利公約(CRPD)委員,今年國家報告書國際審查委員) ■報名簡章下載(PDF檔):https://goo.gl/T5aAji ■報名截止日期:10/23,若額滿提早結束報名 ■若您對於此活動有任何疑問,請來信 crpd.tadr@gmail.com 謝謝!
|
【活動訊息】身心障礙婦女x影子報告工作會議
身心障礙婦女x影子報告工作會議 ▲報名網址:http://goo.gl/forms/KPY18GmuwhlolDhu2
資訊來源: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臉書 |
【活動訊息】罕病身障者就業初探系列講座
本會和台灣弱勢病患權益促進會及罕見疾病基金會將於今年10月21日(六)及11月19日(日)辦理兩場罕病身障者就業初探系列講座,分別為【身障就業資源篇】、【職前準備篇】,除介紹身心障礙者目前就業轉銜相關資源外,也將介紹青年準備進入職場的小撇步;另兩場講座中,將邀請實際在職場中工作的身障夥伴,分享其工作經驗,歡迎目前就讀高中職、大專院校等在學或應屆畢業生踴躍參與,歡迎報名參加!!
活動對象:就讀大專院校或高中職之罕見疾病/醫療弱勢病患及其家屬,預計50名。 主辦單位: 社團法人台灣弱勢病患權益促進會、社團法人台灣障礙者權益促進會 合辦單位: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臺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臺北市就業服務處(臺北青年職涯發展中心) 活動場次: (1)第一場:106年10月21日(星期六)上午09:00~下午17:00。 地點:臺北市身心障礙福利會館一樓多功能活動區(臺北市中山區長安西路5巷2號2樓)。 (2)第二場:106年11月19日(星期日)上午09:00~下午17:00 地點:臺北青年職涯發展中心(臺北市中正區仁愛路一段17號2樓)
報名方式:即日起至106年10月17日(星期二)前以傳真、E-mail或線上報名。 傳真:(02)2567-3560;E-mail:ps04@tfrd.org.tw,線上報名:http://goo.gl/RCXyD9(大小寫須符合) ~若有任何問題,請洽罕見疾病基金會承辦人員:電話 (02)25604501分機163黃欣玲社工~
詳情請見罕見疾病基金會官網公告:http://www.tfrd.org.tw/tfrd/news/content/id/2483 |
1-5 of 5